更新时间:2025-11-06 09:02:31

初看《知否》剧版,卫恕意卫小娘这个人物应该是剧里第一个死去的角色,早早地领了盒饭存在感并不很强。我记得文本里,明兰一登场的时候,卫小娘其实已经殁了,加上书上的明兰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她对自己明兰被她穿越之前的记忆并不很清晰,所以文本里卫小娘这个角色的存在感更低。
剧版里的卫小娘的戏份,已经是加戏了,但是我确实更喜欢剧版的故事,这是为数不多改编后超越原著的剧集。再看《知否》,很难不注意到这个角色。刘希媛演绎的这个角色,堪称悲情。卫小娘之死,应该算是整部剧的第一个单元吧,虽然这个单元里还有其它一些剧情,但是这一部分的剧情,对于后面整剧的剧情走向,影响更深远些。
我们来捋一下剧版给卫小娘加的戏份。
卫小娘的出身也算是小家碧玉吧,小时候读过书,也算是知书达理,但是因为家里人生病没钱看病,所以被卖身给盛府回去换药钱,剧里后面大娘子也曾说,林小娘没读过书,而卫小娘貌美且懂诗书,大娘子将她买入府是为了分掉林小娘的宠幸。
明兰比墨兰小,卫小娘肚子里又怀了一个,这说明大娘子的计策还是有效的,盛紘虽然最宠林小娘,但是有到卫小娘房里来的,只是卫小娘怀孕后他才来得少。

看卫小娘屋里的装饰,供奉着观音画相说明她心地善良慈悲,案几上摆放着书本说明她偶尔还是会读书,窗台前的一盆残梅给这个冰冷的房间带来了些许的彩色,后来明兰去劝英国公独女张大娘子那窗前也摁着一盆相似的梅花,在这剧里这样的摆设是不是都象征着屋主人孤傲、独立的精神意境。
她绣了一幅《李娘子镇守娘子关》,许多小伙伴分析过从李娘子的故事来映射卫小娘的性格——既不仰仗父亲兄弟,也不仰仗丈夫儿子,一样能于阵前抵挡百万雄兵——这幅画以及画上的故事象征了她的性格底色,在她死前将这幅画给了明兰,又意味着某种精神传承。

前几集的主要剧情是:小蝶舌战周娘子讨回克扣例份,伯爵府下聘盛华兰,盛长枫投壶输聘雁,盛明兰出头赢聘礼,由此引来盛紘问暖卫小娘,明兰诉短缺,之后就是查院拿赃抓人,之后就是卫小娘临盆,难产而夭。
事情的发展是一环扣着一环——小蝶去要炭,结果炭是给了,但是给的是灶炭一烧就是一屋子烟;于是小蝶带着灶炭去换灰炭,留下了带东西出门的记录;明兰找父亲哭诉,父亲查问,于是查院搜院最终查抄到小蝶头上,人赃并获百口难辩;小蝶差点被活活打死,最终被赶出盛家,卫小娘身边没有体己的侍婢,卫小娘本已是如履薄冰的生态进一步恶劣——这为之后卫小娘的死埋下了伏笔。
林小娘替卫小娘找来郎中,并让郎中向她回话别吓到小娘,郎中告诉她腹中胎儿略有些大,要清淡饮食让胎儿不长那么大可保生产无虞,结果林小娘反其道而行甚至自掏腰包将流水一样的吃食补品送到卫小娘处,说郎中要她多吃多睡,最终导致了胎大难产。生产临盆之时,没有小蝶,她连喝水都没得喝,最终活活拖死在产床上。

卫小娘自己说,大娘子娘家势大,是有尊贵,林小娘最得宠,是有体面,而自己是家里人得病被卖入盛府,跟她们自是不同。我说剧里的改编比原著更好,卫小娘之死,在明兰这个人物来说,是以她自己的生命给明兰上了人生最残酷且最血淋淋的一课。
卫小娘不聪慧吗,她其实很聪慧。明兰诉了份例被克扣之事,她拦了几拦终究没有拦下,她也劝盛紘说不要惊动各方,但是没用,她既没拦住明兰的控诉,也没拦住盛紘惊动各方。这说明她其实是了解盛紘的,她大概能猜到一旦惊动各方可能自己不会得到一个什么好结果,但是她没猜到的是,林小娘能狠毒至斯,当盛紘去找大娘子理论的时候,一张大网就已经给卫小娘准备好了。
或者说,卫小娘也许对盛紘还抱有些许的期望,替她拿回属于她的份例,虽然自己也许日后在这院子里的生存可能会更难,但是她没料到,事情最终能演变到那么糟糕。

卫小娘的聪慧表现在,在这个事情中她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转变。一开始,她和所有人都站在院里,小蝶还在报怨说,怎么克扣了她们的东西反而搜到她们院里来,这时候的她和小蝶完全是一脸慒,她们其实没有预料到的是,在搜院之前,林小娘在盛紘和大娘子那里已经辩驳过一轮了,东西是全部发下去的,但是卫小娘收到的东西确实是少了,那么这意味着,中间必然有猫腻,而这个猫腻,在搜院之前其实已经直接指向了这个替卫小娘去领例份的小蝶了。
人赃并获之后,小蝶喊冤,卫小娘从一开始的一脸慒,开始也盘算明白了,但是她还想着替小蝶翻案,所以她求老爷夫人明鉴,喝问奉墨小厮,喝断林小娘的心腹周娘子;但是至此时她也算看明白了,林小娘步步为营,小蝶几无生机,所以她又喊了一句,报官吧,她其实也算是了解盛紘的,知道他为了颜面一定不肯报官,那会不会为了不报官决定彻查此事呢,所以她又退了一步,说小蝶这件事疑窦丛生请主君彻查清楚再做定夺;盛紘再一次让她失望了,大娘子和林小娘再度争吵,所有一切的罪责,就都归咎到小蝶身上去了,这时候卫小娘稍一盘算,就直接跪下了替小蝶求情了,这时候的她终于看清楚局势,也判断出最好的结果也许就是保住小蝶的性命了。
她甚至不敢自己求情,她的说辞是,老太太病情方好,大小姐刚刚纳征,自己又怀有身孕,若在此时打杀小蝶事小,冲撞了老太太和大小姐事就大了,所以希望盛紘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念一下家里的各位贵人,不打杀小蝶,将她赶出盛府便是。

这一段剧情,卫小娘虽然稍有些后知后觉,但是她这几次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来,她其实也是懂一些在这些后宅院里的生存之道的,并且她也算是杀伐果断壮士断臂得决绝,尤其是最后的表态,从苦主到喊冤,从喊冤到求清白,再到最后直接认罪认罚,她是一步一步地看清楚事实,然后做出了断尾求生弃卒保车的决定。
这个时候的卫小娘,已经不再是那个镇守娘子关的李娘子,而是一个仅仅只想保住小蝶性命却几乎无力可出的主子了,她当时做出来的那个决断,确实是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一个决策了。这个事件里我们能看到的是卫小娘的聪慧与清醒,但也看到了她在绝对权力下的无力与妥协,这也许也是给她悲剧人生的最后绝唱埋下了一个伏笔。

另一个细节,是这场大戏之后,周娘子替林小娘去请了郎中来,然后顺道让郎中去看了卫小娘,这时候府中还因为盛长柏被打,顾廷烨失踪的事乱成一团,往腹黑里想,打杀小蝶或者驱逐小蝶,请郎中,胎大难产,如果是一个连环计的话,这么无缝衔接的流程下来,是不是,一切都在林小娘的盘算之中呢。
在此之前,我没想过林小娘的盘算能有这么深,但是从这个细节来看,似乎也许可能,卫小娘的所有一切,都在林小娘的盘算之中呢。想想确实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了,如果这一切都在盘算之中,那么卫小娘之死,不管小蝶去不去讨要例份,不管明兰找不找盛紘控诉,小蝶必须死或者走,因为这是整个谋划里的第一个环节。
卫小娘之死给明兰上了人生最重要的启蒙一课,在此之前,明兰是相信自己父亲能带她们带来温暖和饱腹的,正是因为她相信,所以她才会不听小娘之劝去找父亲,但是正是这场后宅大戏,明兰才终于刻骨铭心地领悟了母亲内敛藏拙的处世哲学,也正是卫小娘的死塑造了日后那个谨小慎微、洞察人情的盛明兰。

每次看到明兰哭着去找郎中,每次看到卫小娘给明兰做最后的叮嘱时总不免悲从中来,假如,如果,也许,奈何……文本里的卫小娘连一个正式登场的机会都没有,明兰上场的时候,她就已经死去了;剧集里的这个卫小娘,美好,聪慧,善良,知书达理,不争,无为,清心寡淡,并且她给明兰的处世哲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剧集改编,这一笔,改得是真好。它借书中一个已经死去的名字起死回生,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用她的死亡打开了这场宅斗大戏的最初序幕,同时也给明兰的处理哲学打上不灭的烙印。剧版的改编让卫小娘之死变得更有意义。
卫小娘临终之前叮嘱明兰说:凡事,活着最大。这是明兰最重要的一堂启蒙课,它无关知识,它关乎生存,在这后院深宅之中,能活下去,也许才是自己最大的倚仗。
以上,2025-11-04 17:46:59;乙巳蛇年丙戌九月丁丑十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等待,下一个台风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