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5 04:03:51
看到预告片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真实!”——真实到让人想哭。它确实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记录了安定医院的普通一角,可是就连这一个角落也是耗费六年光阴才出现在大荧幕。 观影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选择“多动症”这个主题?(如果能拍出抑郁儿童和他背后的家庭问题、家庭治疗,那就非常炸了)映后交流时,导演给出了答案。她拍摄了许多孩子,但直到影片上映前,只拿到了一份完整的知情同意。有些家长即便签了字,后来又收回了许可——这我完全能够理解,换作是我,也未必能像闭同学那样勇敢。换个角度想,如果连“闭同学”一家也选择了拒绝,那这部电影,恐怕就真的遥遥无期了…… 吃饭时和朋友聊起这部电影,没想到她也曾有过类似的情绪经历。她小时候因为家长的争吵也曾陷入抑郁、产生过消极念头,只是那个年代还没有“心理健康”这样的意识,全靠自己一个人默默挺了过来。回顾初中时代,原来那时班级里就出现过霸凌和造谣的现象。能一路健康顺利地长大,原来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大结局:长路有尽,余生有涯
下一篇:《女孩》香港首场
冰冷规则下的兄弟情谊
很好看的剧,懒得写剧评了哈哈找个和我想法差不多的剧评贴上来——转自小红书
男性主义的具象化
电影拍了绮梦,观众看了气闷
小熊你倒是说话呀!
过度反转
“马”的背叛:当哲学谋杀了电影
原钻之后,擂台上的碎片
【翻译】Nicole Brenez论实验电影——年轻、坚定、纯粹!法国先锋与实验电影史:导论
4日短剧热度榜:《陆先生,余生不再见》第一,大盘热度4466万
